
在日常生活里,不少人對“飯前喝水”這一建議心存懷疑,害怕“會稀釋胃液”。而《美國醫學會雜志》子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,多喝水不僅能輔助減肥,還能降低腎結石風險,甚至可能改善頭痛和糖尿病。
飯前喝水有什么好處?
01增加飽腹感
飯前適量喝水能占據一定的胃部空間,使人產生飽腹感,從而在進食時減少食物的攝入量。長此以往,有助于控制熱量的攝入,進而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。相關研究表明,飯前喝水的人每餐攝入的熱量可減少約13%。
02提高新陳代謝
水是身體進行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,飯前喝水能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,使身體更高效地消耗能量。有研究顯示,飲用一定量的水可以使新陳代謝率提高約30%,并且這種提升效果能持續30 - 40分鐘。
03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
飯前喝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,使血液流動更加順暢,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,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。
04幫助控制血糖和血壓
飯前喝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身體的血糖和血壓水平。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,飯前喝水有助于穩定血糖;對于高血壓患者,適當補充水分有利于維持血壓的穩定。
喝水要注意什么?
1適量飲水
一般而言,成年人每天的飲水量在1500 - 2000毫升左右。運動量較大、出汗較多的人,或者從事高溫環境工作的人,身體水分散失快,需增加飲水量;而腎功能不全或患有某些疾病(如心力衰竭)的人,應遵循醫生的建議控制飲水量。
2分階段補充
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,因為口渴已經是身體發出的缺水信號。可以將一天的飲水量分配到各個時間段,定時飲水,每次飲用100 - 200毫升左右。
例如飯前半小時左右喝一杯水(100 - 200毫升),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,為進食做好準備,還能增加飽腹感,有助于控制食欲。
3睡前少喝
睡前不宜大量喝水,以免夜間頻繁起夜影響睡眠質量。但可以在睡前半小時少量喝一點水,以補充夜間身體代謝所需的水分。
4喝水溫度接近體溫為宜
最適宜的水溫在35 - 40℃左右,這個溫度接近人體體溫,對胃腸道的刺激最小。避免過冷過熱,過冷的水會刺激胃腸道血管收縮,影響消化功能,還可能引起腹痛、腹瀉等不適;過熱的水則可能燙傷口腔、食管和胃黏膜,增加患食管癌等疾病的風險。
5選擇合適的水
白開水是最健康的飲用水,它不含熱量,避免喝濃茶,因為濃茶中的咖啡因和茶堿含量較高,可能會刺激神經,少喝飲料。
6選擇優質水源
凈水器過濾后的水是最佳選擇,能有效去除水中的余氯、重金屬、細菌等雜質。
海狀元R9直飲機,五級精細過濾,0.0001微米精濾,能有效去除水中雜質、病菌、重金屬等,過濾更快更潔凈,保證直飲鮮甜口感,出水甘甜純凈。主水路全程無雙酚A,濾芯拒絕添加阻垢劑,搭載創新純水技術,隨時守護母嬰飲水安全。
飯前飲用一杯水,雖看似微不足道,卻對血糖的穩定和腰圍的控制有著不可小覷的積極作用。飯前一杯水,不僅是簡單的生活習慣改變,更是邁向健康生活的重要一步。從今天起,不妨養成這個習慣,讓血糖更穩,讓腰圍更小。